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善用社会大课堂,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打造一门充满活力、特色鲜明的思想政治理论金课,充分利用嘉兴地方传统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和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活案例,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丰富思政课教学素材,把思政课上的更生动、更鲜活、更有效。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潘家浜美丽乡村、南湖革命纪念馆、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三地同时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基础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副主任章静、主任助理袁宏伟、思政教研室主任张春玲以及全体思政教师共同参与本次实践教学活动。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座落于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的潘家浜村是一个集绿道、景观、农家乐、桑蚕养殖、生态科普园为一体的美丽乡村样板示范区。潘家浜依托独特的自然禀赋和文化积淀,积极开展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从“养猪村”到嘉兴唯一一个上榜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潘家浜村践行着“两山”的理念,用短短几年时间,实现美丽乡村的蝶变。
研学中,潘家浜村老支书带领同学们走进村落大门,临水长廊,一步一景,感受潘家浜村的文化历史,站在千年梓树下,绘声绘色地为同学们讲述了潘家浜村的蝶变和振兴历程,实现了文化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
在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张春玲以及全体思政教师带领学生代表,瞻仰红船,重温建党历史,追溯红色记忆,感悟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内涵。从“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光辉历程”学生们驻足细看,学思感悟,重温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再次深刻感受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历久弥坚的初心使命,对早期共产党人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用艰苦卓绝的探索与实践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知运用和传承发展。在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袁宏伟引导学生在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六馆一厅”(嘉兴美术馆、秀洲图书馆、秀洲文化馆、秀洲农民画馆、秀洲非遗馆、秀洲群艺馆和秀湖音乐厅),深刻感悟这场文化艺术盛宴。
袁宏伟老师以“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为主题进行现场教学。通过讲授,学生们享受了一场壮阔、绚丽、深刻的文化盛宴,深刻体悟了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引导学生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担当起守护民族文脉的历史使命,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厚植文化自信,为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注入青春力量。
经过此次“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丰富了“不忘初心坚信念”、“凝心铸魂兴文化”、和“美丽乡村展画卷”实践教学路线,深化了“一主两翼三全五联”大思政育人体系。学生们通过现场体验式的实践学习形式,从“我来学”转为“我来看”,学生“动”了起来,思政课“活”了起来,提升了课程“含金量”。通过潘家浜美丽乡村、南湖革命纪念馆、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实践教学活动,师生同频,激励青年学生时刻保持“挑大梁、勇攀登、走在前”的责任感和精气神,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
隋鑫/稿、摄
章静/初审
孙博/复审
陈建根/签发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我校留学生走进美丽乡村,踏寻“感知中国 乐学在嘉”新足迹
下一篇:最后一页